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巾帼故事:“60后”女厨师的火焰人生

2021年03月08日 转载自:央视网

第2页(共2页):巾帼故事:“60后”女厨师的火焰人生[2]

高宁被热情的食客们称为“CBD女厨神”。在高宁的三五堂,爆肚小料里要加柠檬汁和白葡萄酒醋冻,煎饼里可以裹金枪鱼或牦牛肉,糖油饼不是用水发酵,而是用啤酒花发酵,此外还要用地道的自酿啤酒和面……“好玩!”高宁的笑容里有着毫不掩饰的真性情,如稚子一般。

传承和创新,从高宁的心里生发出来,并借由她的手化为一体。“我是老北京,对咱们北京的吃食有深厚的感情。”在西餐厅里,做出中国传统美食,这是一个不小的课题。2006年,高宁的老师辛涛把这个课题交到了她手上。

记得一个冬夜,高宁为了寻找灵感“流浪”在外,饥寒交迫之际,她走到一间煎饼小店。当老板把刚出炉的煎饼交到高宁手上,那种人世间的热乎气就从高宁的手心儿传到了心窝儿。“就是它了。”

这个起初不被同行看好的“煎饼创新计划”后来却成为高宁所在酒店的一块金招牌。街边小食走进了星级酒店,走到了食客心里。在很多食客眼里,山珍海味再好吃,也比不上高大厨的一口煎饼。

“酱汁是煎饼的灵魂。”每一款高式创意煎饼都有一个与之匹配的专属酱汁。“比如有一款酱汁,需要一个星期要买40公斤的龙虾壳才能熬制5瓶左右。”真食材、真味道、真健康,是高宁作为一个厨师的信仰,“我希望我的客人能够吃到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且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吃,不仅是生存所需,也是你来我往的文明秘钥。“这是老北京人怀旧回味的地方,是新北京人认识北京小吃的地方,也是世界各地的人吃在北京的一个窗口。”眼前的三五堂是有形的,而被五湖四海的人们带走的三五堂是无形的。

结束一天的工作,高宁常常会在三五堂空间最里面的角落里歇一会儿。挂满一面墙的镜子、挂了一排的吊灯,整整齐齐一排餐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空间。尽管22岁就走上厨房管理岗位,但至今高宁从未让自己离开三尺灶台。“每天都要摸一摸刀,颠颠勺,手感不能丢。”

高宁永远记得姥姥的那句话,女孩子只要自尊自立,就能走得远走得稳。就像她手中的雕花,时光刻刀丰富了人生的层次,精心的打磨唤醒了生命的活力,终会如牡丹般盛开。(记者 张莉 王伟)

来源:央视网

------------------------------

本文转载自:央视网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