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3代人40年如一日,只卖3味菜,成就广州这家老字号

2018年02月23日 转载自:了不起的匠人

第4页(共5页):3代人40年如一日,只卖3味菜,成就广州这家老字号[4]

解放前从顺德迁徙至省城

五十年代在广州梯云路  

开张的陈添记鱼皮

仅仅做了几年

就在1958年的公私合营中关门了

改革开放后

陈本明的父亲陈程添领到个体户牌照

陈家的餐饮店“重出江湖”  

物质仍相当匮乏的年代

陈父对儿子要求格外严格

只有手艺过硬

才能利用好在当时堪称矜贵的食材  

第一堂课就是学磨刀,“必须两边都磨,才能把刀磨得又利又快,可一刀就把鱼切开的同时不会切坏鱼身。”

从观摩父亲到自己试手,印象深刻:“鱼刀十分重,刚开始学杀鱼时手抖得很厉害。杀鱼要注意不能切爆鱼胆,否则鱼皮会苦,鱼肠鱼肉都会沾上那种苦味,每次都要很注意。必须用左手按住鱼,从背脊骨开始切,这样才不容易切爆胆。”

讲价也是学习内容之一,行内人不讲行外话,不然被旁人听到价格,档主生意难做。

当年在鱼档讲价,用的是“商业行话”,支、辰、斗、苏、马、令、侯、庄、弯、享,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条鱼是五块五,如果我想讲成五块,就会说‘走只马’,现在说起来还是挺有趣。”

“那时候有好多

粤剧大老倌  来捧我们场啊

就是你们年轻人今日所说的歌星

譬如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  等等

都有来我们陈添记吃”

明伯不无骄傲地讲道

“那时候接大老倌

来店里吃的车都要排着队

从陈添记排到顺记啊”

陈添记鱼皮到顺记冰室

整整半条宝华路  的距离

可见陈添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是如此之大


2015年一条推送爆出陈添记要结业

许多人不敢相信

而事实是

确实有两座大山  把老板明伯

压得喘不过气来

让他早在几年前就一度萌生

退隐  的想法

第一座大山

便是来自旁边的店铺

占据着十五甫三巷第一档位置的

乐叔鱼皮的不正当竞争



------------------------------

本文转载自:了不起的匠人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