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上海餐饮江湖全靠外地人撑起?上海籍餐饮老板们表示不服

2021年06月24日 转载自:餐饮O2O

第3页(共3页):上海餐饮江湖全靠外地人撑起?上海籍餐饮老板们表示不服[3]

03

上海人在餐饮江湖的弱势地位在于,不仅第一名位置不保,目前所在的第二名,地位也有点岌岌可危。

上海籍老板所开的餐饮数量占到了13.9%,而紧随其后的河南籍老板占9.8%、福建籍老板占8.7%、江苏籍老板占8.3%……

如果这些“转学生”抱团,就没上海老板什么事了。

不过这些转学生不像第一名那样全面发展,他们有点偏科。

在康兴菜市场内,两家福建千里香馄饨比邻而居,同态竞争。

离这家千里香馄饨不远

还有另一家

同态竞争

“没有办法嘛。不过我们关系不坏。”其中一家店的老板介绍说,他们都是福建老乡。

像千里香馄饨绝大多数都是福建人开的一样,上海的沙县小吃累计九成都是福建老板。

再细一点就是,累计七成的老板们出身沙县所在的三明市,四分之一出身沙县。

这些餐饮老板们热衷于把家乡的特色带到上海,让上海人尝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味。

广西籍老板经营着上海46%的螺蛳粉店。

来自湖南长沙浏阳市的老板开了上海近五成的浏阳蒸菜馆(43.1%)。

山东老板、河北老板、河南老板们也纷纷把自己的特色小吃饺子、驴肉火烧、胡辣汤带到了上海。

他们在上海守住了乡愁。

04

上海老板也严重偏科。

他们经营着上海近四成的咖啡馆、约28%的面包店、33%的甜品店、36%的奶茶果汁店,在这几个品类占比遥遥领先。

看上去,上海老板很挑剔,尽挑有“小资情调”的店开。

在襄阳南路上开咖啡馆coffee is的老板娘徐玲以自己开店的原因来分析上海老板的心态:

想赚自己觉得开心的钞票,要清爽点,不龌龊,节奏感松弛点。

把餐饮江湖的绝大多数版图拱手让出,一般是认为上海人吃不起这个苦。

在许多人眼里

开咖啡馆

似乎是件轻松的事

但是这样说,上海籍餐饮老板们表示不服。

我们采访过的面馆老板娘曾二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这样的生活节奏:晚上7点多睡觉,夜里12点半起床准备烧新鲜的浇头。

店里员工不够时,上海80后小伙黄俊梁在家里所开的云之桥过桥米线店帮忙。“早上8点半出门,晚上10点半到家,在店里可以走15000步。”

即使是在大家看起来轻轻松松的咖啡馆,徐玲说:“也是非常非常苦。”

开业前期为了省人工,她一个人在店里,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10点,回家累得倒头就睡。

周末晚上夫妻俩在家烘豆子,烘到大半夜送到店里,马路对面如探头一般的阿姨听到动静,开门出来张望:“哦哟,开咖啡馆噶辛苦啊。”

作者:顾筝

------------------------------

本文转载自:餐饮O2O
https://www.sohu.com/a/473697309_115106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