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上海餐饮江湖全靠外地人撑起?上海籍餐饮老板们表示不服

2021年06月24日 转载自:餐饮O2O

上海的餐饮是一个庞大的外包项目。

当你点上豆浆粢饭、生煎锅贴、大饼油条、蛋饼葱油饼、羌饼蟹壳黄、小笼馒头肉馒头……会发现它们都不是上海人做的。

把大块餐饮版图拱手让出,一般是认为上海人吃不起这个苦。

但是这样说,上海籍餐饮老板们表示不服。

01

偌大的上海餐饮江湖,上海老板却不是占了最大数量。

这就像在一个班上,第一名的位置被转学来的学生拿走了。

转学生熬得了夜,“刷得了题”。

开在居民区的包子铺凌晨4点半就能卖出第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师傅天天2点起床准备;

开在菜场的生煎店老板老板娘凌晨3点起床和面,做生煎的技术是早年向上海师傅学的……

这些“转学生”都是安徽籍老板。

根据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对外卖平台所提供数据的分析,在上海的餐饮门店(非大型连锁餐饮品牌)中,安徽籍老板最多,占25.3%。

而且学霸就是学霸,不偏科。

他们涉猎极广,从早餐的包子生煎到夜宵的烧烤涮肉,从主食的盖饭牛肉汤到小吃的炸鸡糖葫芦,只要市面上有的,安徽籍老板鲜有不做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掌控”了上海本土小吃的半壁江山。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上海小吃界顶流——生煎馒头(别争了,上海头号名点心就是它),小杨生煎派和大壶春派永远在争吵。

然而不管怎么吵,安徽籍老板掌控了上海近五成(48.1%)的生煎小店。

安徽老板能不能做出地道的生煎馒头?这样的疑问有点像“寻吼势”(存心挑衅),因为上海的生煎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外包项目了。

李家1990年代就到康兴菜市场开生煎店了。

“我们特地去学的。”老板娘很爽朗。早市已过,她手上不闲着,但也有了一点闲暇可以说话。

康兴菜市场里

生煎馒头店是

安徽人开的

康兴菜市场所在的康健街道在1990年代是一个新建社区,有20几个街坊,5万多居民,很多人都是因为市中心房子拆迁而来。

李氏生煎馆一开张,生意就很好,老板娘把家里人都叫来帮忙,现在店里有6个人。

李氏生煎馆的

老板娘(左二)

一脸爽朗的笑容

二十多年间,他们从当年1块钱一两的生煎卖到了现在的7块钱一两,从当时的煤炭炉做到现在的电炉,干掉了另一家竞争对手,成为康兴菜市场内唯一的一家生煎店。

而那么多的上海本土居民,没有人想到来做生煎小老板。

------------------------------

本文转载自:餐饮O2O
https://www.sohu.com/a/473697309_115106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