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蟹足棒里根本没有蟹肉,那发明它图个啥?

2019年09月20日 转载自:三个料理人 卫奕奕

第3页(共3页):蟹足棒里根本没有蟹肉,那发明它图个啥?[3]

这一过程必须控制好时间和温度,否则都无法达到理想的仿蟹肉口感。

▲图/Youtube

随后将鱼糜压成薄片,同时在传送带上用90℃的蒸汽,将薄片定型,再传入火烤箱,将薄片烤熟后,随传送带的传送,自然进行冷却。

随后薄片经过一个制造条纹的机器,每隔一毫米轧出一个条纹。

▲图/Youtube

轧出条纹的薄片,在自动成卷机上卷起成卷状,已经开始慢慢接近于熟悉的蟹足棒了。

随后,将涂有食用色素的塑料薄膜包裹在鱼糜卷的表面,包装好后按照商品的规格切成段。

▲图/Youtube

进入蒸箱,彻底蒸熟、杀菌后进行冷却,最后进行分装和抽真空就可以出厂了。

吃火锅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难题是,蟹足棒上裹着的那层塑料膜到底能不能吃?

理论上,这层塑料膜应该能承受120℃的高温,而火锅锅底不会超过100℃,应该是安全的。如果实在是对生产商不放心的话,撕掉也不是问题。

如何挑选蟹足棒? 

其实,日常中类似蟹足棒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食品还不少,比如刷火锅时经常吃到的虾丸、鱼丸、肉丸,甚至最近爆红的“人造肉”,它们在食品界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仿生食品。

而对于仿生食品,普通人最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吃,二是该怎么挑?

首先说,正规厂商生产的仿生食品肯定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无非是原料不同,仿生食品的主要原料多是大豆蛋白加淀粉。

▲图/photoAC

至于说怎么买,则要分情况来说。

比如说牛肉丸,既有真材实料的手打牛肉丸,也有仿生牛肉丸,这时候要注意商品名。

根据相关规定,只有肉含量在45%以上的,商品名才能叫“肉丸”。所以一定要看清,到底是买的是“牛肉丸”还是“牛肉味肉丸”,一字之差,东西可能完全不同。

至于蟹足棒是不会有这个问题,但鱼糜含量的多少还是会影响到蟹足棒的味道和口感,这时就要学会看配料表。

▲真·蟹腿肉刺身。图/photoAC

品质不错的蟹足棒,鱼糜含量至少应该在50&-60%以上,而优质的蟹足棒鱼糜含量甚至超过80%;相反,鱼糜少、淀粉多的蟹足棒,就会出现软踏踏的样子。

很多蟹足棒会标明自己的鱼糜含量,没有标明的话,注意看食品配料表,配料表上越靠前的原料,证明其含量越多。这也是目前最靠谱的方法了。

参考资料:  

[1]《冻模拟蟹肉加工技术》,《制冷》

[2]Crab stick,wikipedia

[3]《「カニカマ」はあるのに「エビカマ」は無いの差》,TBS电视台

------------------------------

本文转载自:三个料理人 卫奕奕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