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真正的四川味道 原来在这里

2020年08月15日 转载自:环球旅行

  乐山的美食,一直以来被两座世界遗产的光芒掩盖。

  其实除了声名远扬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之外,乐山还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川味美食城。

  真正的川味美食,其实不在宽窄巷子,而是扎堆在乐山的大街小巷中。

  01

  乐山大佛

  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坐镇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

  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一座受万人瞻仰的人工奇迹。

  最初修造大佛,其实并不是为了给人观赏。

  而是在三江汇流之处,需要一座镇江之佛来压制“水妖”。

  三江汇流之处一直水势凶猛,行船经过这里很容易颠覆,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凌云寺中的一位名叫海通的和尚,想着水势这么猖獗,一定是因为水中有水怪。

  于是他打算在岩石上刻造一座巨大的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降服水怪,普度众生。

  那,为什么是一座弥勒佛呢?

  因为唐朝时,弥勒佛在民间有很大威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

  武则天曾经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想证明她是弥勒转世。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正是借助着老百姓对弥勒佛的崇拜,才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正统女帝。

  在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下,当时全国掀起了一阵塑凿弥勒佛像的风潮。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打造这样一座巨大的建筑,当然是十分不易的。

  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工程一度中断。

  后来历经了三代工匠,前后90年的时间才完工。

  大佛上巧妙的排水系统,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保障大佛千年来不被雨水过分侵蚀。

  在大佛左右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和上千尊石刻造像。

  为了保护大佛雕像,曾经建有一座“大佛阁”覆盖在上面。

  历朝历代屡毁屡建,最终还是毁在了战争里。 

  膝、腿臂、胸和脚背上留下许多桩洞,都是大佛阁存在过的证明。

  02

  乐山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这样评价乐山的美食:

  “食物上的演进,有四川人的用心。

  小小的竹签,把每一天都有滋有味地穿在一起,串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钵钵鸡的“钵钵”两个字,其实就是瓦罐的意思。四川风格的叠词,给人感觉十分亲切。

  钵钵鸡和串串香都一样是用竹签串着,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钵钵鸡,从原材料再到调料,都要比普通的串串香考究得多。

  把鸡肉串起来,把莲藕、土豆等各种蔬菜切片,浸在鸡汤和红油里,装入“钵钵”。最后再在表面撒上一层白芝麻,就成了一碗钵钵鸡。

  串在签上的肉,用的都是当地的纯种土鸡。汤是土鸡汤,上面飘的油是土鸡油。

  除了原料好,钵钵鸡能这么香,还有一个重要秘方就是藤椒油。

  藤椒闻起来有股清香,吃起来的辣劲儿却十足。

  钵钵鸡上的红油,不管是换成花椒油还是辣椒油,都不再是那个感觉了。

  钵钵鸡都用大盆来装,但不是整锅都一定要吃完。

  能吃多少拿多少,最后按签的数量算钱就行。

  皮薄如蝉翼的猪肉烧麦,包上厚厚的肉馅,再沾上香香的辣椒油,一口一个。

  夹丝豆腐干,是在炸好的豆腐干中夹入脆爽的萝卜丝。

  豆粉的浓香,配上辣味,再蘸上酸甜的汁水,各种味道在口中交织,堪称一绝。

------------------------------

本文转载自:环球旅行
https://fashion.sina.com.cn/l/ts/2020-08-14/1741/doc-iivhvpwy1046048.shtml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