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餐厅招人难?是时候来一波“员工营销”了

2019年09月07日 转载自:掌柜攻略 作者:王宏扬

“餐饮业招工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话题,招不到人、招来的人留不住……人口红利确实在减小,但并不是餐饮业招不到人的根源,餐饮企业是时候学点招人的高招了。”

北上广“人口拐点”招不来人?是时候来一波对员工的营销了!

7月份,北京进入闷热、暴雨季,伴随着7月中旬的热点——“北上广人口拐点降临”,又来了!在一线城市,餐饮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已成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数据看:有媒体统计,2016,北京上半年服务业用人缺口17.6万人,上海第一季度厨师、服务员岗位缺口与求职人数比高达9:1。早在2015,单北京10号线就减少了1亿人次的客流量。

从政策看:一线城市,政府把人口疏解当成硬指标,一再调控。单以北京计,东二环至东四环沿线疏解工作已全面展开,但沿线数十万餐饮用工缺口如何弥补?

从内心看:餐饮基层劳动力不愿离开,但持续高涨的房租、越来越恶劣的生存压力让他们没有选择,只得层层向城市周边外移。

从行业看:餐饮业30%的月员工流动率,甚至100%的单店离职率,进城以服务行业、餐饮行业为第一步的90后、00后员工不愿长期从事“伺候人”的工作,但凡有机会无不逃出生天。

或许,人口疏解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但在一线城市做餐饮的你,是否已开始为招工难、留人难焦躁难耐?

先贤说,人生80%的时间在忍耐,就为那20%的辉煌。去他妈的忍耐,不来点心机谁跟你干?不讲没用的,是时候对招工、留人放大招了!

招工攻心计:借势“暴”点

品牌营销吸顾客,用工营销吸员工。都是营销,谁规定只能对目标顾客用?

先上理论:营销讲究见人、见物、见事,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以事论,就是考虑一个事件背后有何使用价值、传播价值、体验价值。

比如7月20日,北京下大暴雨。一家叫锅否科技主营外卖火锅的企业,处理了这样一个“突发”事件:

开端:暴雨当天,送餐小哥送餐延误,被顾客辱骂。

发展:锅否科技CEO程凯文在微博上发声。

(程凯文微博发声)

联合创始人宋洋也同时发声:“锅否快递小哥迟到被骂的事,我们调查清楚了,按流程对客人进行了迟到赔偿,但并没有对配送员进行处罚,对昨天所有冒雨工作的配送员,都进行了奖励。出于保护两位当事人的隐私权,希望大家不要再去人肉或者联系小哥。最后,我们想呼吁社会,请理解下每天为大家服务的配送员,他们很辛苦。”

高潮:并没有神转折,就在采访中,锅否联合创始人宋洋竟然又跑了。

结局:小哥被骂视频当天得到140W+的点击,受到各界舆论的声援和关注。即使按照千分之一的转化率,锅否的用工需求也足以被满足。

7月23日,小哥视频再次曝光:“只要大家喜欢吃,我们就继续给您送!”

没错,你肯定想到了顺丰小哥事件。事主是小哥,成就的却是顺丰的品牌形象和CEO王卫的“爱民光环”。

(王卫的朋友圈)

常言道一面成佛、一面成魔,人皆有光明与黑暗两面,表面冠冕堂皇,实为招工留人。

而这次小哥暴雨被辱骂事件,锅否处理得相当低调,但还是流露出管理层对员工的浓浓关爱和超强的社会责任感,它的目标人群看到锅否有这么好的老板,会不会生出“别人家老板”的感慨?

在金钱之外,人心和归属感却是买不到的。锅否这次没花一分钱,却获八方点赞,效果远超一般的软硬招工广告。一次“偶然”因素,锅否成功复盘了顺丰的应对,无论其最终目的为何,敢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为员工撑腰就是一次有意义又有效的“借势营销”。

------------------------------

本文转载自:掌柜攻略 作者:王宏扬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