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酥炸荷花——老舍笔下的名馔

2018年12月24日 转载自:今日头条

第2页(共2页):酥炸荷花——老舍笔下的名馔[2]

6、温油下锅成形,开火适当加热,荷花瓣稍炸一会儿捞出。

7、油升温至八成热时重炸一遍。不停地翻动,注意观察,炸至微酥即成。然后装盘撒适量桂花糖。

8、成熟菜品外酥内软,甘美异常,荷花的芬芳令人齿颊生香。

酥炸荷花,

一道济南历下风味菜,

久远的味道,秀色可餐也 ——

菜品特点:

荷桂相融,味甜芳香,清暑降浊,养心安神

老舍笔下的名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从前的大明湖,夏日荷叶田田,红白相映的荷花似颗颗明珠,洒在粼粼碧波之上。湖上采莲船荡进荡出,荷香在水面上飘逸。济南荷塘众多,得天独厚,遂有了这款美食。

老舍先生当年执教齐鲁大学时,还写有一篇文章《吃莲花的》。

文中这样描述:友人约游大明湖,说去买点荷花来吃。弄来荷花,友人叫厨子“把荷花用好油炸炸,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厨子老田不懂济南的典故,还以为炸荷花瓣是治烫伤的偏方呢。友人笑了,“治什么烫伤?吃,美极了!没看见菜挑子上一把一把儿的卖吗?”

旧时众泉汇流的大明湖,不仅盛产的蒲菜名闻天下,到了花期,湖中荷花更是开得生机盎然,荷香满城。20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曾两次应齐鲁大学之邀来济南执教。那时候荷花在人们眼里没现在那么娇贵,既可当花,又可当菜摆在菜贩的担子里沿街叫卖。就是到了70年代初,大明湖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也还是农田、荷塘。这里似江南水乡般的风情,孵出荷花瓣入馔,倒也自然。不过,在异乡人眼里就十分不解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文人墨客视为高洁的象征。荷塘月色,赏荷听雨更是文人雅趣。公元745年的一个夏天,34岁的杜甫来到济南,荷花相伴下,在历下亭和众多名士畅饮,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佳句。而诸多济南名士,却在赏荷之余以荷花为馔,难怪老舍先生的朋友见状不解, 羡之、妒之、惑之呢——

延伸阅读:

巧食荷花、荷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73b10d0100t6js.html

舌尖上的泉水美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73b10d01015nax.html

------------------------------

本文转载自:今日头条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