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千亿大生意的轻食市场,为何始终没有一个品牌屹立不倒?

2019年03月22日 转载自互联网

第2页(共2页):千亿大生意的轻食市场,为何始终没有一个品牌屹立不倒?[2]

2.逃不开外卖的束缚,轻食难成大器

数据显示,70%的轻食品类以外卖为主要销售渠道。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在商务楼或者写字楼附近,找一个月租金不超过2万的小档口,成天与外卖员打交道。

而有一定面积的线下堂食店,单靠轻食的营收利润,要想赚钱,基本很难做到。

为了不亏本,很多门店虽然打着“轻食”的招牌,但主食小吃、咖啡甜品,一样不少。

▲某轻食餐厅的推荐菜,从大虾到舒芙蕾,从美式咖啡到提拉米苏,SKU十分丰富

沙拉日记的老板在关店后写了一篇长文总结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其中有一句话:“现实的商业世界为‘小而美’留下的空间太少了,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沙拉日记在2015年的高峰期,每日订单大概是两百单,单日流水在七八千左右.

店主想过一些拓展销售渠道、精准营销的问题,比如入驻健身房,但发现健身俱乐部的消费人群太固定和封闭了,还包括大量非目标人群,俱乐部的抽成比例也太高。

健身房的路走不通,为了扩大销量,店主只能选择扩大店面(30平米的后厨不够了)、添置大量厨房设备保证沙拉的新鲜度、口感和制作效率.

同时投入资金和精力做新媒体运营,甚至还请了新媒体编辑,但反而是这种做大做强的思路导致了日后的失败,简单说,轻食沙拉这种单一品类根本撑不起扩张。

总结

国内领先的轻食品牌大开沙界联合创始人肖羽曾接受采访说:“资本寒冬已到,当下能做的就是缩减线下门店,首要任务是止损。如果大开沙界不是提前开始收缩,现在可能就已经倒掉了。”

轻食产业是一阵风,代表着中国“新中产”无数种尝试中的一种。

然而轻食虽然有着光鲜的外表,又是走在时尚最前端的弄潮儿,但这始终无法改变它“不好吃”的真相。

要适应中国餐饮市场,却与中国胃背道而驰,轻食产业即缺少主心力,又难以抓住稳定大众需求,如何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呢?

------------------------------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