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黄山归来不看岳,广西归来不吃粉

2018年04月30日 转载自:新周刊 作者:桃子酱

第3页(共3页):黄山归来不看岳,广西归来不吃粉[3]

广西人爱吃酸笋是有据可查的,清嘉庆年间白山司(辖境主要在今广西马山县)巡检王言纪写有《白山司志》,记录了当地土人制作酸笋之事:

“……四五月采苦笋,去壳置瓦坛中,以清水浸之,久之味变酸,其气臭甚,过者掩鼻,土人以为香。以小鱼煮之,为食中美品。其笋浸之数年者,治热病如神,土人尤为珍惜。……司地山水极寒,非辛辣之味济之不可也。夫辣以祛寒,笋以治热,二物备而水土不灾。”

重点在最后一句:辣能祛寒,酸笋能治热,二者齐备,“水土不灾”。

酸笋切成细条,即可加入各类美味米粉中。

基于“酸笋是螺蛳粉最重要的配料”这一认知,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夹带了一点“私货”,那就是两分钟的酸笋制作过程的展示。制作过程看似简单:选取“个大肉靓”的大头甜笋,辅以专门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用大瓦缸腌制,浸泡半月左右即成。

但是,做酸笋就像东北人积酸菜那样,有高手低手之分,手艺不到家的人,做出来的酸笋,酸得就不够正。

酸笋是广西米粉的灵魂。

来广西,还可以试试这些米粉

除了三大米粉,在广西各地,都有适合当地人口味的米粉。

以笔者的家乡百色为例。百色人的早餐,可以吃烫粉——做法类似于卤菜粉,薄薄的手工切粉放到热水锅中“芼”一小会,捞出来后加叉烧或烧鸭,配料随意,可以干捞也可以加汤(店家会备有一大桶骨头汤)。

烧鸭粉。

也可以吃卷粉——即卷筒粉。有人说它引自越南,也有人说它引自广东,众说不一。它跟广东肠粉的区别在于,广东肠粉是将粉浆与馅料(鸡蛋、叉烧、猪肝、鲜虾等,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放,是为斋肠)一起入蒸屉,蒸得后浇酱油;百色卷粉则是在竹匾上铺薄纱布,浇上粉浆,蒸熟后用竹片揭下粉皮,抹上油,再放入豆角碎、叉烧碎、肉末、酸菜末、豆芽等馅料,卷成一大卷,上头的浇头,喜酸甜的可加广西特产的黄皮酱,喜辣的可加辣酱。一条卷粉,胃口小的女生可能都吃不完。(不行了,笔者已经狂流口水……)

卷筒粉的馅料非常丰富。

而在南宁,除了强势的老友粉,不妨尝尝蒲庙的生榨米粉。蒲庙镇位于南宁邕宁区,这里的生榨米粉,做法很像西北的饸饹,现榨现做,将发酵好的膏状米团通过压榨器手工压成圆粉,落入热汤锅中,配料为豆腐干、头菜碎、猪肉糜这老三样。

生榨米粉以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据说,这种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后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

吃生榨米粉就是要吃这种“馊味”,那才正宗。(就像广东顺德的白糖糕,要透着一股微酸才对)。

生榨米粉。

 除了圆粉、扁粉,广西人还爱吃粉虫、粉利。粉虫者,就是把粉团搓成条状,再分成小段,在竹簸箕背上搓成虫状。粉虫可以做成菜、做成汤,还可以像五色糯米那样,用天然植物色素给它上色,五颜六色的,小孩子最爱。粉利则是广西版的水磨年糕,外形和宁波水磨年糕条很像,多在过年期间食用,寓意来年大吉大利。

南宁粉虫。

去广西吧,那里有最好吃的米粉!

------------------------------

本文转载自:新周刊 作者:桃子酱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