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和兰州拉面相伴左右的沙县小吃一路向“高富帅”狂奔

2019年01月18日 转载自:那一座城 作者:那城的城君

第3页(共4页):和兰州拉面相伴左右的沙县小吃一路向“高富帅”狂奔[3]

90年代末,县政府留意到致富曙光,

下政策鼓励县公务员停薪留职,

带乡亲去开小吃店,奔小康。

随后成立沙县小吃行业公会,

每年免费培训1千多名沙县人做小吃。

在政府的推动下,

沙县小吃的标配,

渐渐发展成我们熟悉的“老四样”:

蒸饺、扁肉、拌面、炖罐。

老乡带老乡,走出沙县,

闯入城市快餐江湖。

很快,沙县小吃在城市复制开来。

目前,6万多名沙县人,

开着3万多家小吃店,

年营业额超过80亿元。

每年100万以上的车,

县里的4S店至少卖出50辆。

沙县县城的房价比周边地区高出一大截。

“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

人们光顾沙县小吃,往往看中它的便宜。

90年代时这是优点,

到21世纪就成了缺点。

这些年,城里房租、物价蹭蹭地涨,

沙县小吃的老板却不敢跟着涨,

担心提价了,人们就不来。

 

虽然只是五块十块的生意,

但做小吃,沙县人却是认真的。

同业工会不仅搞培训,

还订立“沙县小吃标准”,

对门店装修、配料和制作有标准化要求。

如今不少沙县小吃背后,

都有着统一的供应商,

拌面一般从沙县当地统一制作,

再发往全国各地。

标准化管理下,

能保证一笼蒸饺里,

每一个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沙县小吃”这块招牌,

是全沙县人民的共同财产,

使用许可证,只会发给沙县本地人,

还要经过同业公会的制作培训。

正宗的沙县小吃里,

老板必须是沙县人,

店里挂有注册牌匾和注册商标。

出来做小吃的大多是老乡,

要是吃的没做好,

绝对会被老乡们瞧不起的。

------------------------------

本文转载自:那一座城 作者:那城的城君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