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在兰州点“兰州拉面”,收钱阿姨会跟你翻脸吗?

2018年02月21日 转载自:企鹅吃喝指南

第2页(共3页):在兰州点“兰州拉面”,收钱阿姨会跟你翻脸吗?[2]

辣子里的其他香料也是各家店“秘方”,还有不少店讨巧地加了芝麻来增香。也有以辣子出名的店,“马安军辣子牛肉面”,因为慕名而来的嗜辣者太多,已经规定加超过10勺辣子要另外收费。“马安军”的辣油上没有芝麻,但花椒大概加得多,偏麻。

著名的马安军辣子,一勺一块钱哦

浇辣子是最后一步,一头撞进热汤,那香味就强势地扩散开。

“国保牛肉面”是个例外,他家一勺汤盖进了面碗,加辣子,再补一勺汤。

吃面的时候,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加醋,食量翻倍指日可待。

四绿 | 蒜苗、香菜

红绿相间@东方宫

新鲜的蒜苗和香菜,细细切碎,分放在汤锅旁的两个大金属碗里,在盛好汤之后,舀一勺飘在汤上,与鲜红的辣子平分秋色,给厚重的牛油味添了一分清香。

毕竟不少人存在反香菜人格,那在面口守好了,因为盛汤师傅是默认放蒜苗和香菜的。一看到师傅撩起面放入碗里后,务必大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香菜!”否则,那套行云流水的流程几秒钟就走完了。

五黄 | 拉面

记录中最早的兰州牛肉面馆是成立于清朝初年的“月阳楼”。

清朝中期的《调鼎集》中提到过:“兰州人做面,以上白面,用蛋清揉入。工夫最久,用指尖随意捏成细条,长丈余而不断,亦绝技也。”

如今做拉面,已经不加鸡蛋了,有一样东西却必加:蓬灰(拉面剂)。蓬灰是燃烧干枯的“蓬草”得到的灰烬,有效成分是碳酸钾——原理就类似碱水,增加高筋面粉中谷胶蛋白的交连程度以达到筋道的口感,可以拉伸到极细而不断裂。

生意好的店家,和面、拉面和煮面师傅是明确分工的。

揉面


和面师傅“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溜条顺筋”做出了面剂子;拉面师傅抓起面剂子,拉抻、对折、摔打,一副面不出一分钟;煮面师傅负责画着圈儿搅动滚煮的面条,一熟就撩入瓷碗。

分工明确的厨房

面身通透如玉,嚼起来弹性十足,这才算是面好。

面大面小您说了算

面型、粗细都可以自选,师傅拉面时候多拉几道就细些,少拉几道就粗些。

1.一窝丝

刚煮好的一窝丝@白建强

圆身面,细如面线,半透明,柔软,甚至无需咀嚼。


2.毛细

毛细@金强

圆身面,比一窝丝粗点儿,因为不用嚼、易入味。一窝丝和毛细,都是老人小孩吃的多,我觉得福建人也会很喜欢,但太容易泡涨,三分钟不吃完,就成面糊了。

3. 细

细面@占国

非常淑女的面,开始带些筋道了。

4.  三细

三细@阿拉兰

“兰州拉面最优雅的吃法”。

细而有弹性,撩起来挂满辣油,香味和牛味的完美融合。吃完面,辣子也刚好被面吸完。

5. 二细

比三细更粗些,也更筋道。

细、三细、二细都是朴实的圆身面,却是本地人最常点的。

6. 二柱子

二柱子@国保

------------------------------

本文转载自:企鹅吃喝指南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