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超市里各种酱油品牌、级别、广告,让人目不暇接,在促销员接连的促销轰炸下,挑酱油成了件不容易的事情。
互联网上有很多所谓“经验”,教你用看、闻、摇等方法鉴别酱油,实践中证明大多不靠谱。其实只要看懂配料表,挑酱油根本不是件难事。
首先,根据个人口味和使用习惯,确定需要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还是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每瓶酱油上都有明确标识。
接下来,就可以仔细观察配料表了。很多酱油的配料表中除了有水、大豆、小麦和盐这些必须原料外,还会有谷氨酸钠、苯甲酸钠、5’-肌苷酸二钠……很多看不懂的名字。
虽然名字复杂,翻译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谷氨酸钠=味精
焦糖色=着色剂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防腐剂
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增味剂
三氯蔗糖、安赛蜜、甘草酸三钾=甜味剂
这些添加剂使生抽变得更鲜,老抽更易着色,各家酱油品牌虽然不同,但配料表却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添加物可以改变酱油的味道和质地,生产出味道不同的调制酱油。比如,加入更多的糖,可以生产出甜咸相间的蒸鱼豉油;加入虾子、白糖、高粱酒等,生产出具有苏州特色的虾子酱油等等。
当然,现在很多高端酱油都打出“零添加”的招牌,配料表里也确实只有水、大豆、小麦和盐这四样,这时就要看清它用的是哪种大豆了。
酿造酱油的大豆一般有两种:黄豆和脱脂大豆。黄豆就是整粒的大豆;脱脂大豆其实是豆粕,也就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它的价格比大豆更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整粒的大豆因为有脂肪的存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风味物质,做出来的酱油也更香。
另外,“零添加”看起来很健康,但酱油不是可乐,打开一瓶不会很快就吃完,没有防腐剂酱油也存在腐坏的可能。所以,很多“零添加”酱油会提高盐的含量,来延长保存期限。
接着,酱油瓶上还有两个重要信息:质量等级和氨基酸态氮含量。
质量等级是根据每100毫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来确定的。酱油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氨基酸态氮,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简单来说就是,等级越高的酱油越鲜美。
不过,如果酱油中加入味精(谷氨酸钠),也会提高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所以也要仔细分辨。
看到这里,一瓶酱油的好坏基本上心里有数了。最后,需要注意酱油是“佐餐用”还是“烹调用”,佐餐用的酱油可以拌凉菜或是直接蘸食,烹调用的酱油只能烧菜加热才可食用。
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味道之一,就是在爆炒时滴入酱油,酱油中的物质遇到高温,瞬间发生美拉德反应,这时候锅中迸出的香气,令人迷醉。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北到南,料理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有不小的差异,但对于酱油的爱,却是共通的。
在东北,酱和酱油是日常餐桌的必备,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这些东北特色,都不开酱油调色调味;
到了上海,“老抽”与“生抽”又被称为“红酱油”和“白酱油”,它们一起创造出草头圈子、红烧肉等等知名本帮菜;
紧邻上海的浙江,很多烟熏、酱汁有关的菜品都离不开酱油,比如酱鸭、酱香肠、盐卤等;
到东南沿海的厦门,闽南人吃海鲜,最讲究一个“鲜”字,很多鱼最好的陪衬就是酱油,酱油的咸香被水稀释渗入鱼肉,恰到好处地提味,把鲜味吊出来,当地称之为“酱油水”;
粤菜里,酱油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肠粉、白灼菜心、碟头饭、清蒸鱼、酱鸡,这些美食在上桌前,都会浇上一勺经过特殊调制的酱油,甚至荔枝、芒果、西瓜等水果,也能用来蘸酱油;
川菜以调味见长,这也给了酱油极大的发挥空间,川菜中酱油大多用于调色、提鲜,比如麻婆豆腐、红烧肘子等,各种蘸碟蘸水也少不了酱油;
甜酱油是云南菜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滇味的来源之一。甜酱油是在咸酱油的酿造工艺之后加入麦芽糖、茴香籽、八角、草果的提取物。汪曾祺先生念念不忘的昆明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就是要蘸着甜酱油吃才有那个滋味。
无论在哪一个地方菜系中,酱油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料理山珍海味,也可以陪伴穷人咽下什么都没有的白饭。
非要说吃酱油有什么禁忌的话,就是含盐太高,别吃太多。
封面图 | 摄图网
- 参考资料 -
[1]《我国史籍记载的酱及酱油历史起源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乳酸菌与酱油的制造》,中国调味品2008年05期
[3]《酱油风味物质研究进展》,中国酿造2009年04期
[4]《中国酱油酿造工艺》,李锦记
[5]《论酱油风味、香气的产生及形成》,中国调味品2004年10期
[6]《生抽、老抽到底有什么区别?白色的酱油又是啥?》,果壳网
[7]《打酱油?告诉你,酱油打哪儿来!》,物种日历
[8]《中国有酱油,人们为什么还要去日本打酱油?》,三个料理人
------------------------------
本文转载自:三个料理人 卫奕奕
http://www.canyin88.com/zixun/2020/03/10/77580.html
该文章共2页
正宗口水鸡及新派鲜椒鸡商用制作技术教程
川味凉菜红油酱香鸡制作技术视频教程
复合酱油配方及制作技术视频教程
酒楼受宠菜品-秘卤鸭下巴
酒楼受宠菜品-杏香锅粘拼鱼松
酒楼受宠菜品-潇湘一品鸭
酒楼受宠菜品-青椒炒鲜鲍
酒楼受宠菜品-香草芒果风味鸡
创意茄子菜品-大妈扒全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糖醋脆皮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酸茄子肉片,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烧椒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肉丁焗茄墩,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蟠龙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凉拌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煎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干锅焖仔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锦绣茄包,茄子怎么吃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泡椒鸡杂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酸菜肉丝面臊子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