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年入亿元餐厅账本曝出:这3个临界点才是运营生死线!

2018年03月21日 转载自:餐饮老板内参

第2页(共2页):年入亿元餐厅账本曝出:这3个临界点才是运营生死线![2]

|算大帐|

这几项钱,要想好怎么花

尹彪的第一家店在鼓楼附近,面积只有55平米,就是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开业四个月后便开始盈利,每月利润高达十多万元。

原来开店的顺序是先找个地方租,装修完后再想卖什么。但现在是先要考虑LOGO、定位、人均,把所有预案、可行性分析报告拿出来,才可以找地方。“原来那个时候允许你可以不想,现在不想就是等死。”尹彪说。

印巷小馆的店面

所以说,原来开店靠运气,现在开店靠算计。不过也并非所有成本都需要分毫计较,有些钱只有花到位才能有效果。比如说:


广告:有品牌就不需要了?

尹彪说他的第一家店成功归功于广告,在大众点评和电视上没少做投入,就在开张当天电视上还能看到印巷的身影。但那是6年前,只要稍微宣传一下效果就会明显。

现在更多则需要“自己打广告”。后来尹彪再开店选址时,就有一点注意,如果店开在路口把角,那么需要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广告招牌。

“不是有品牌就不需要广告了。”尹彪说,即便是麦当劳肯德基,也一样在广告位置上很重视。需要打眼,需要吸引人。


装修:是否作为长期投资?

批发原木自制餐具不失为一项“长期投资”

有些店追求极简装修,花尽量少的钱一样可以布置一个有格调的餐厅。但尹彪在印巷小馆上的内饰投入非常大。比如他第三家店投入300万,光桌椅就花了30万,一水儿的花梨八仙桌。

这在尹彪看来是一项“长期投资”,批发原木直接自制。即便过10年、20年,桌椅依旧耐用。就算是不想干这行了,花梨木造的桌椅板凳卖高价照样有人收。


中央厨房:建还是不建?

说到中央厨房是否有必要,历来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中央厨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学厨出身的尹彪来说,上学时候就听老师讲要建立自己的中央厨房。后来2013年他果然这么做了,规模是令人咋舌的:占地5000多平米,投资2700多万,在北京规模仅次于眉州东坡。

这家中央厨房足以承载50家店运营,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使菜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使餐厅实现源头直采降低成本;还可发力外埠市场。

不过目前就印巷小馆18家店的规模,这样的中央厨房未免大材小用。当初建是为了以后更大的发展,现在再看,尹彪认为中央厨房不适合中国,但要回到过去,他依旧会建。

2016年,尹彪说印巷小馆不打算开新店。因为市场不好,经济下滑,开店速度必然要放缓。这是整体大环境所逼。如果真要想开店,他还是会奉劝:定位要讨巧,选址更重要。

------------------------------

本文转载自:餐饮老板内参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