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那个一年卖3亿的包子铺,又让我们脑洞大开了

2018年03月21日 转载自:餐饮老板内参

第2页(共2页):那个一年卖3亿的包子铺,又让我们脑洞大开了[2]

2

卖包子,为什么要用咖啡馆?

午后,坐在宁静的咖啡馆里心绪万千,不远处飘来一阵猪肉大葱包子的香气.....

有人要说这是“对襟汗衫打领带”,不搭嘎。

毕竟,包子和咖啡,代表的中西文化不同、气质不同、消费群体也不同。

——当年的狗不理包子卖咖啡,已经吓了中国消费者一跳了。好在最终二者产品没有混搭出售。

这家包子卖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广场

但这家包子铺,咖啡和包子已经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行搂抱在一起了。

这看上去,既无消费场景的契合,也没有品类嫁接的优势。

但这或许正是这家包子铺营销的高明之处。

这个成立于2009年的包子品牌,每天在上海、杭州能卖掉20万只包子,年营收3亿。

他家老板的野心是,重新定义包子,实现这个街头食物“非凡的商业潜质”。

3

咖啡馆里的场景革命

内参君要说,“咖啡”真的浑身是宝:

它的豆儿,可以磨来喝;它代表的文化符号,可以当做引流IP;用它开馆子,则是最理想的营销场景。

有人说,中国没有咖啡文化,只有咖啡馆文化。

简单说,就是体验式消费。

我可以不懂咖啡的水果酸,但我享受在咖啡馆里呆着的感觉。

聪明的商家很快发现了这个秘密。

3W咖啡

于是,咖啡馆里卖书,咖啡馆里卖安利,咖啡馆里卖创业服务......

甚至我们喝了上千年的中国茶,也不得不低头钻进咖啡馆的壳子,以期吸引更多年轻人。

所谓的“场景革命”,正在咖啡馆里发生。强大的咖啡馆文化,一次又一次被当做营销大杀器。

终于,咖啡馆里卖起了包子。

所以,你想好在包子铺里卖什么了吗?

------------------------------

本文转载自:餐饮老板内参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