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这个潮汕人如何从大排档老板做到上市公司主席?

2018年01月18日 转载自:吃喝玩乐IN广州

说来好玩,此方无论去哪里旅游,总能看到潮汕餐馆,牛肉火锅、砂锅粥、潮菜大排档……朋友笑称,何止全中国,如果潮汕人想做,他们能把店开到全世界去。

而在广州,有这么一个潮汕牛肉火锅品牌:分店众多,挂牌上市,“海记”二字已然成了潮汕牛肉火锅的金漆招牌,由于太过有名,有不少店铺也挂起了“海记”之名,于是这个牛肉火锅巨头上市后,将旗下全部餐厅更名为“海银海记”。

从一家大排档做到上市公司的老板海银,当年也不过是个16岁就到广州打工的少年,他的创业经历可以再拍一部《我来自潮州》。

老板海银,少年到广州,辗转海南、厦门、上海、温州……做过水管工,住过地下室,最惨的时候是在厦门忍饥挨饿几个月,最后工头却卷款潜逃。“那个时候我就发誓不要再帮别人打工了。”

然而做生意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卖过冰棍、拖鞋、洗发水、女装……什么好卖就倒腾什么,也曾遇过货物囤积血本无归,他就在广州摆起地摊,吆喝到喉咙破哑,咬着牙把一件件商品卖出去,那时候他才20出头。

因为在工地里做的菜很受工友欢迎,海银有了做餐饮的念头。从他23岁在广州开第一家大排档起,到现在海银海记在广州已经有9家分店,全国已有20家分店,还将不断扩张,成为了上市餐饮企业。中间十多年的苦涩和艰辛,这个潮汕男人甚少向人倾诉,默默做事,全靠意志力硬撑着,才有今天。

从工地大厨到公司主席,从当初为了省钱睡在地板和阁楼、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小老板,到现在牛肉火锅店开到全国,有着团队管理公司的成功人士,海银可以说是潮汕人在广州的榜样。

而他说,他的下一步目标是把潮汕饮食文化推广到国外。“把牛肉丸卖到国外去!”

对于食材的严苛和尊重反映的是潮汕人对美好食材的追求,海银做牛肉火锅,数十年来贯彻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最新鲜的牛肉,从屠宰到牛肉到店,只花三个钟,绝 不冷冻。他说吃牛肉吃出人生哲学,追求的是一种绝不妥协、绝不敷衍的认真态度。做牛肉,如做人。

海银海记坐镇着一位70岁的牛肉丸师傅,这位师傅一生都在做美味的牛肉,可谓是牛丸泰斗,而像他这样一位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匠人,是餐厅优质出品的最大保证。

潮汕牛肉火锅的牛肉是按不同部位出售的,有些部位的名称之怪、口感之刁钻,会让食客大开眼界。这里不认同牛肉只有一道“嫩滑”,而是追求一口极致细微的口感,或脆爽,或脆嫩,或筋道。

有人对外国的和牛、AAA级牛肉极度推崇。其实在潮汕,牛肉火锅中一些部位在西方的剖牛方法中根本找不到。比如被称为“脖仁”的牛颈肉,其大理石般的油花和肥美的滋味完全可以与进口AAA级甚至Prime顶级牛肉媲美。

去年国家颁布标准,牛肉含量达到90%以上才能成为牛肉丸。政策一出台,海银海记立刻申请了证书,保证店里都是纯正牛肉丸,爆浆惊人。

如果要在广州吃地道的潮汕牛肉火锅,此方推荐海银海记,单是“清汤干盘”这两项就能看出对食材的严谨。从出品到服务都“不会让潮汕同乡觉得丢脸”,看似平凡的功夫,却包含着“一生只做好牛肉”的匠人精神,值得敬佩。现在还吃一碟送一碟,很优惠。

海银在睡地板、拼生意、妻子孩子和自己一起吃苦的时候,再煎熬也没有想过离开广州。“在外打拼了这么多年,开始慢慢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么。我受不了约束,但是能够看到希望的辛苦,我还是可以承受的。”

海银说,如今看到从老家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脸上的纠结、迷惘,每个情绪的变化,他都懂。这些他都经历过,他理解那种没人指引的无助。“但最重要的是,撑下去。”

在广州打拼累了,如果你也感到迷惘,不妨想想,还有些人比你更苦更累,但他们不喊放弃,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想成为牛人,在吃好牛肉的同时,还要记得那句已经老生常谈的话:“爱拼才会赢!”

------------------------------

本文转载自:吃喝玩乐IN广州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