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每年夏天雨季,我国南方地区都会来菌菇成熟的旺季。诸如松茸、牛肝菌等知名菌类也都是在当下成熟、上市的。不过,在野外同样会出现各色各样的野生菌,有些朋友可能就会因自信有辨别的能力,而误采误买误食到有毒的野生菌。
在6月初,有媒体报道广州发生了一起一家五口采摘食用了外形与“荔枝菌”极其相似的广东常见中毒菌属“近江粉褶菇”中毒入院。
(左为荔枝菌;右为近江粉褶菇。还是能看出菌盖颜色有不同。)
在7月23日,广州也连夜通报了一起“毒蘑菇”失踪事件,事件起因是两方交接有毒样本的自采野生干蘑菇,结果发现疑似遗失在地铁站,立马报警,警方也马上通报。最终,那袋毒蘑菇也找回来,万幸只是虚惊一场。
而最近,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中午在家吃野生菌后入院,回来看到剩下的菌子,以为是没煮熟就又回锅吃了一顿,结果还是入院了……
如果上述案例让你一笑了之,那么这起中毒事件则是让人扼腕。
在今年7月4日,四川泸州叙永县黄坭镇高坎村同样发生了一起食用野生菌引起的中毒事件,事件造成6人中毒,4人经全力救治后,目前病情好转。遗憾的是,其中家中17岁女孩和89岁老人经治疗无效死亡。
当地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那位逝世的17岁女孩,本是女初三生,原本再过两天就要参加中考,唉。”
事实上,民间有很多所谓“教你分辨毒蘑菇”的方法,并非专业知识,而是单纯地根据特定经验和简单方法所整理的,并不完全靠谱。
下面,红厨君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有哪些常见的“有缺陷的辨别方法”:
1、网上所谓“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浅的蘑菇没毒”,只是一种很笼统的总结。实际上,有一些颜色鲜艳的蘑菇不一定有毒(如鸡蛋菌、荔枝菌、双色牛肝菌),而一些颜色灰白的蘑菇也有可能含有剧毒(如致命白毒伞、灰疣鹅膏等等等等……);
鸡蛋菌:好看又安全
2、虫子啃过的蘑菇不代表对人体没毒;
3、一些外观特征(如有无鳞片、粘液、菌托、菌环),并不能完全作为有毒与否的判断标准;
4、一些坊间流传的“银器、大蒜、大米可检验野生菌是否有毒”同属无稽之谈;
5、一些野生菌含有的是耐高温毒素,因此高温烹煮也不一定能够解毒。
至于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的方法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
1、不认识的野生菌,千万别采,千万别买,千万别吃;
2、看起来“好像”认识的野生菌,也别采、买、吃;
3、一些看起来好像没毒的野生菌,别凭借个人经验去鉴别是否有毒;
4、到正规菜市场、超市买有正规来源的菌菇;
5、蘑菇要彻底烹饪制熟再食用,尽可能避免食用“蘑菇刺身”。
------------------------------
本文转载自:红厨网 作者:赤木
该文章共2页
创意茄子菜品-大妈扒全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糖醋脆皮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酸茄子肉片,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烧椒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肉丁焗茄墩,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蟠龙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凉拌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煎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干锅焖仔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锦绣茄包,茄子怎么吃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泡椒鸡杂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酸菜肉丝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肥肠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排骨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牛肉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杂酱面臊子制作方法
大厨教做家常菜-豆花嫩牛肉
大厨教做家常菜-吊锅泥鳅(火巴泥鳅)
大厨教做家常菜-韭香猪肝
大厨教做家常菜-特色蛋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