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最会吃的广州人 为什么都跑去了番禺?

2020年01月08日 转载自:新浪时尚

第3页(共3页):最会吃的广州人 为什么都跑去了番禺?[3]

  番禺糖水的妙不止于此。番禺地大,本地人喜欢自家圈养鸡鸭鹅,但地还是大,番禺钟村一家老字号甜品店,就干脆自己养了100头奶牛,确保每日店里的新鲜奶源供应。这波操作,是不是甜到入心?

▲ 蛋炒奶浓厚粘稠,像是“流动的蛋糕”。图/网络  

  还有看似简单,但对火候和蛋奶比例要求极高的蛋炒奶,滚烫的牛奶和鸡蛋糊的完美融合,浓厚的鸡蛋香缠绕奶香,入口软滑,番禺人对普通食材相融相爱的想象力在甜品中也是发挥到了极致。

▲ 马蹄糕,最惊艳的就是里面清脆的马蹄(荸荠)粒。图/图虫·创意  

  部分老字号甜品店里还会有萝卜糕和马蹄糕,如果看到“大石脆皮马蹄糕”请不要放过,弹牙爽口的马蹄糕中混合了清甜爽脆的马蹄粒,夹杂芝麻香气,油煎至表皮金黄酥脆,一口咬下,感叹原来世间“清甜”的层次可以有这么多的形式。还有蘸桂花蜜的金黄油煎大蛋散,流心牛奶糯米糍……不多说了,要胖几斤你自己决定。

  午夜时分

  最后的狂欢留给那盘猪杂

  在番禺,猪杂将深夜的散场变成了一天的高潮。就像牧民逐水草而居,番禺的猪杂店,是逐屠宰场而开的。上世纪90年代,番禺境内遍布屠宰场,活猪通常在深夜11点宰杀,而割下的新鲜猪杂,则成为了番禺各家夜宵店里的抢手货——来自城区的食客从10点多就会呼朋引伴,开车前往番禺,在午夜之前抵达,才有可能抢吃当天最新一轮的猪杂。

▲ 猪肉铺中,老板娘正在剁肉。图/图虫·创意  

  “敌军还有一个小时抵达食堂”,当“夜宵舞会”进入倒计时,每个猪杂店老板都会成为全场最靓的仔。冒着热气仍会跳动的猪心,残存余温手感湿热的猪肝和猪肚,在一片鲜红醒目中,被老板整整齐齐地码在了铁盘上,那边猪杂上白烟初升,这边餐桌里已狼烟四起。

▲ 粥滚,下猪杂。图/soogif 

  眼见着猪肚、猪肠、猪大肠头、生肠、猪天梯一副副被抓起,老板不厌其烦地吩咐这些香嫩可口的部位要和芹菜、大蒜一起做铁板,猪肝、猪腰、猪心等猪上水则可以滚一煲猪杂粥…店里师傅刀工通常极好,把内脏削得轻薄,用白粥热力恰好把猪杂们滚至刚熟,清甜粥水烘托出了肉质的嫩香。还有清凉猪肝水和沙姜焗猪舌,胃肠功能好的就多吃两样。

▲ 生活再冰冷,猪杂粥总是温暖的。图/soogif  

  “趁热,趁热!”餐桌上总是招呼声不断,在这不知名的郊外铁棚下,热情高涨的人们夜夜如此相聚,从午夜到清晨,只有温热的猪杂粥最懂他们的疲惫,见过那些“素面朝天”的脸庞。这碗粥干尽,回头又是那个忙碌的人间。

------------------------------

本文转载自:新浪时尚
https://fashion.sina.com.cn/l/ts/2020-01-03/1740/doc-iihnzhha0079536.shtml

该文章共3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