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汤的历史,可能跟吃饭一样悠久,在餐饮行业被互联网、O2O深度改造的今天,作为天然具备标准化潜质的汤品却一直不温不火。虽然不断有企业尝试在这个垂直领域内掘金,但是却没有哪家品牌取得绝对的优势。
汤类品牌面临的最大障碍可能是饮食习惯和消费场景的问题。
起源于广东的汤品类创业公司“吃个汤”在解决供应链支撑、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的问题之后,向饮食习惯和消费场景两座大山出发。
以下是记者根据“吃个汤”创始人詹楚烽的采访整理的口述内容。
创业从改变
“饭前一口汤,饭后一口汤”的概念开始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14岁在粤菜酒楼拜师,做了三年多的粤菜厨师。2010年开始创业,先后开过数码公司、策划公司和供应链公司,第一家公司做了半年,倒闭了,第二、三家公司都卖掉了。
可以说我是一个典型的连续创业者,工作经验总共加起来快十五年了。“吃个汤”这个项目是我第四次创业。
为什么要做“汤”?
首先,萌生做汤的想法非常偶然,我是潮汕人,潮汕人每天都有喝汤的习惯,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市面上的汤慢慢都变成勾兑的汤,没有家里的味道,而且普通餐馆的汤价格也比较贵,要100-200元/位,所以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想要做一个“汤”,味道就像家里煲的一样,价格也不要太贵,大概在30块钱左右。
其次,从市场规模来讲,按照权威专家的统计,汤品占整个餐饮行业份额的8%,现在有几百亿的规模并且随着消费者认知的转变以及消费场景的增加,市场规模将不断提升。
第三,汤本身是非常有前景的品类,可以精准控制食材、药材、火候和烹制时间,它天然具备可标准化的潜质。
第四,汤的核心属性本质是“爱”,是一个带有情感温度的产品,所以我认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我们广东人举例,父母想表达对子女的关心,会做一桌好饭,关键点就在汤,它需要时间、需要好的食材和精力把它做出来,所以浓缩的是老爸、老妈浓浓的“爱”。
另外,当人生病的时候,最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这时候你会想着送个鸡汤给他,我们通常讲对一个人心里最重要的东西叫心灵鸡汤嘛。
所以说,汤这个品类因为本身具有情感属性,用户场景消费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第五,之前的汤品牌做得不够好,给我们留下了好机会。
汤文化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不是大热的餐饮品类,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创业者有很多,更不用说偏爱汤品的广东了。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出现比较成功的汤品牌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原因:
我认为团队基因很重要,尤其对创始团队来讲,既需要懂产品,也要对供应链整个环节非常了解。
之前做的是正餐、快餐,比如像真功夫,以汤的名义来做快餐,本质上是一个快餐品牌。而我们不是强调做正餐,我们就是做汤,这可能跟时代的趋势和变化有关。
以前大家吃饭讲究吃饱、吃好,现在吃东西讲究是健康、特色、口味,用户想吃点清淡的、健康的、营养的。我们是他最好的选择。
产品创新不足。举个例子来说,原来广东地区的炖盅都是一样大小,大家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它的大小,炖盅的大小是取决于你的份量,份量不去改变,你的汤就永远是饭前一口汤,饭后一口汤的概念,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吃饱、吃好的诉求。
我们在产品上创新地使用椰子做容器,椰子是天然炖汤的好材料,可以根据椰子的大小调整容量,通常市面上的椰子都是36-38公分左右,我们的椰子是40公分以上的。
别看这几公分的差别,不仅正好满足了我们用户的产品体验,以及想要吃饱、吃好的诉求,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饭前一口汤,饭后一口汤”的概念。
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只为做一款好汤
与其他餐饮品类相比,汤虽然相对简单,但是要做出“好汤”却不容易。我们现在定义“好汤”有三个标准:
我们只用“好料”,好料是好汤的基础。
打个比方,鸡肉分为新鲜鸡和冰冻鸡,排骨分为新鲜排骨和冰冻排骨,新鲜的原材料和冰冻再解冻的原材料做出来的汤口感肯定不一样。
我们主要的食材采用产地直供的方式。比如鸡,市面上大部分鸡生长周期是九十九天,吃个汤则和两个农场签订协议,要求鸡必须养足 120-150 天,并且必须是走地鸡。
还比如招牌“原只椰子”系列,使用的是原产地两斤以上的老椰子。
另外,我们自建中央工厂,基本上全部制作流程在中央工厂完成,急速冷冻之后配送到各个门店。
目前,吃个汤在广东有几家门店,今年计划。为了满足增长的需求,吃个汤自建亚洲最大的汤品制作中央工厂,可以满足5000个蒸笼同时作业,以前基本上一次只能蒸100-200个,相比之下,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且,我们凭借中央工厂的大小以及蒸笼同时作业的数量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
区别是不是好汤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喝完是否口渴。有些汤店因为食材不够好,需要勾兑其他的添加剂改善汤品的味道,消费者喝完之后就会口渴。
我们的产品就是用原材料和盐,真正靠食材的本味熬出好味和营养,喝完之后绝对不会口渴,从消费者的角度也很容易感知。
一份汤,如果没有达到入口最佳的温度,体验会差很多。经过我们的研究,汤入口最佳的体验温度是“63度+”。
假如温度过高,用户容易烫伤,而且对喉咙粘膜有伤害;假如温度太低,激发不出食材的味道,体验感也会下降。
“入口63度+”,是我们给用户的体验产品的口号。
如何保证汤品入口的温度为最佳温度呢?
首先,汤始终放到蒸柜里面,而且每个汤的出品都会检测温度。例如说,我们的汤低于90度是不会出品的,等到拿给用户的时候,他可以体验到最佳温度。
另外,我们送外卖,多长时间送到用户手里,大概降到多少度,也经过测试,到达时汤的温度基本可以保证63度+。
------------------------------
本文转载自:新消费内参 作者:张鑫
该文章共2页
创意茄子菜品-大妈扒全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糖醋脆皮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酸茄子肉片,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烧椒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肉丁焗茄墩,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蟠龙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凉拌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煎茄子,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干锅焖仔茄,茄子怎么吃
创意茄子菜品-锦绣茄包,茄子怎么吃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泡椒鸡杂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酸菜肉丝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肥肠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排骨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牛肉面臊子制作方法
经典秘制面条臊子配方-杂酱面臊子制作方法
大厨教做家常菜-豆花嫩牛肉
大厨教做家常菜-吊锅泥鳅(火巴泥鳅)
大厨教做家常菜-韭香猪肝
大厨教做家常菜-特色蛋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