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家祝您有个愉快的体验!点任意处可关闭该提示

文章分类

厨艺精品课

为涨房租,600万的餐厅被房东砸毁,商超潜规则何时休?

2018年05月29日 转载自:职业餐饮网 作者:王春玲

第2页(共2页):为涨房租,600万的餐厅被房东砸毁,商超潜规则何时休?[2]

3、以低价房租为诱饵,变相收取高物业费  

在山东济南从事烧烤生意的杨总,最近一直被一件烦心事困扰。

原来当时他以1.5元/天/平和5年不涨房租的招商政策而吸引入驻,但入驻后他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虽然房租确实是1.5元/天/平,但因当时签合同的时候物业费写的是待定二字,杨总也没多寻思,结果第一年的时候物业费是1.5元/天/平,第二年是2.5元/天/平,第三年是4元/天/平。

这不刚过新年则干脆被涨到了6元/天/平,这让山东济南的杨总有种受骗了一样的感觉。

其实,在餐饮行业这种以低价房租为诱饵的招商并不在少数,他们通常以物业费待定、活动押金、POS机押金等等变相收费,甚至比直接涨房租的钱还要高。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餐饮人有一颗火眼金睛,合同一定要一看再看,特别是对“待定”“有待商榷”这类型的字眼要多加留意。

4、签约时间越来越短,3年就是极限,多半都给房东打工  

过去和商超签约3年5年是常事,而在最近一年大部分的商超和商户签订的合同已经从过去的3-5年,缩短到1-3年,就算是续约了也是1年1续。

而众所周知我们餐饮的投资回收期基本上都要在两年以上,正餐甚至还要慢一些。

也就是说刚要赚钱的时候,房子就要被收回来了,所以才会有很多餐饮人抱怨,辛辛苦苦干3年其实是在给房东打工。

餐饮是一个有商业规律的行业,不像新零售,这个月你不让我干了,那么好吧带着我的货物我就走了,而餐饮一旦撤离就涉及了装修、餐具、人工等各个方面。

而再反观街边餐饮,现在基本上签约时间谈好可以在5-8年,如果按照2年一个周期的话,至少可以经历3个周期,一个周期回成本、二三周期盈利,而商超缩短签约时间的行为,无疑封杀了大多数餐饮企业想要赚钱的希望。

现有的商超物业是根本不懂餐饮规律的一批人,或者说是装不懂。

5、品牌热度一过,立刻被无情的清走  

在这个新年,同样困惑的还有南京的肖总,它的两家不同业态的门店都开在了南京某知名商超里,是商超一手扶植起来的店,最开始两年也的的确确为商超带来了不少的客流。

进入了2017年以后,虽然店不如前两年火爆,但是在坪效方面依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可即便是这样在春节一过肖总还是接到了商场方的通知,大意就是品牌热度已经过去了,请尽快搬出。

末尾淘汰这无可厚非,可是品牌热度一过就被淘汰,似乎太无情了一些,而这现在基本就成了常态。

6、进容易、想出却没那么容易  

水涨船高,生意好的商超想尽办法涨房租,让租不起者尽快出局,但是也有一些生意不太好的商超却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不想让商家走。

同样还是在山东做烧烤的杨总,他其中的一家门店就开在一个没有太多人流的商超里,做了一年以后杨总想撤离,可是他却发现自己被套死了,很难出的去了。

因为合同上写了不许转让,也不能提前撤离。

继续开吧继续亏钱,不开一走了之吧,商超会让自己赔偿一大笔钱,搞不好还要吃官司,很是苦恼。

小结:  

尽管如今餐饮已经占到了商业综合体里40%的份额,但却没有因为份额上的增长而得到同等的重视,甚至一度都是弱势群体。

顾客-商家-物业本是一条生态链上有机体,去共同维护这个生态链,而现有的商家和物业之间的关系似乎本末倒置,甚至有了杀鸡取卵的嫌疑。

商业趋利本没有错,商业综合体里最大限度让自己获得丰厚租金也没有错,但前提是要正当、合理、要为商家所服务。

为什么日本餐饮至少能领先中国餐饮半个身位,日本的商业综合体都能活的风生水起,就在于其商业的规范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商业环境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水大鱼才能大。

------------------------------

本文转载自:职业餐饮网 作者:王春玲

该文章共2页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